個人陳述翻譯件用于出國留學申請,個人陳述包含哪些內容?
基于目的和往年各個學校對個人陳述的要求,可知個人陳述應該包括自我介紹、報考理由及自我規劃三部分。文章主體為說明文,可以兼用敘述、議論、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提高文章可讀性。
自我介紹
介紹自己的過程是最快讓別人了解你的一種方式,個人陳述中的自我介紹一般要包含以下3點:
1、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來自哪里、在什么學校就讀,為了讓老師對自己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引起興趣。
隨你喜歡,注意一定不要過長。
2、重要信息:在校學習情況、學科競賽獲獎、課外活動、性格、興趣愛好等,這是在側面講解自己,突出自己的特色,讓老師對你產生興趣,想進一步了解。
考生需要展示全面的自我,故而不能只停留在對自已學習上的介紹,還要通過相關實例佐證自己的性格特點、愛好特長。如果這部分內容精彩,可以給評審老師留下深刻印象。課外拓展活動和獲獎部分,則要重點描述,因為課外拓展活動能證明自己的綜合實力,是自己有別于其他同學的獨特經歷,也是能留給評審老師獨特經歷,而獲獎情況則能很好地表現出你的優勢與特長。
介紹獲獎情況時,最好將你所獲獎項穿插在你的興趣愛好、文章觀點和故事當中,作為你所說情況的一種佐證。盡量用高中期間所獲獎項,實在沒有,可以用高中以前的,需寫明獲獎名稱及名次。這些獎項的使用,應該是和文章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是為了說明你的特長、優勢,不能為說明獎項而寫。
3、重要部分,你描寫的事情能反映對專業的喜愛或者表達對專業的喜愛,當然也可以是表現自己的特長。
這里的描述一定要具體,不要一筆帶過。
報考理由
一般來說,各個高校都希望招到適合自己學校的人,同時喜歡自己學校和專業的人。所以大家要從這方面入手。
1、對高校的認識
在寫對院校的認知和報考理由時,不可停留在隨意膚淺的層面,比如你寫因為院校是985、211等,卻沒有對其學校歷史、辦學傳統、特色和優勢等的分析,就會讓人覺得考生在報考的時候,并沒有做充足的準備,過于浮躁,而且對自身的認知也不明確。
反之,如果考生簡潔而富有條理地寫自己理解的學校歷史、校訓校風、辦學傳統、特色定位、學科優勢、知名校友或知名專家等(挑幾點即可,突出其對你的影響),并說明自己哪些方面和學校以及報考專業有相符之處,就會給人一種認真做過功課,態度誠懇、目標明確的感覺。
一定不要把學校的發展史拿出來講一遍,老師感覺會很差。
2、對專業的認識:可以從興趣、夢想出發,為之做了哪些事情,來表達自己對專業的喜愛。
可以通過一個人、一件事引出,引出別人的興趣,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
自我規劃
一個有夢想的人總是值得贊揚的,所以可以寫出自己對未來的期許和規劃。進一步讓老師加深印象。
一所大學每年“三位一體”招生至少有三四千人報考,一個招辦老師可能需要閱讀上千封個人陳述。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但好的自薦信不但不會讓評審老師感到厭煩,還會讓他進而欣賞你。
有關自己的未來規劃,這部分內容很關鍵,必須提及,但不可長篇大論。因為高校是想通過此類招生選擇一批有志于實現自己夢想的學子,故而高校很可能會按照考生的規劃和特長來為其劃定幾個專業以供選擇。所撰寫的規劃不能空洞,要讓人感覺到這是你一直以來的夢想,含著一種成熟可行的規劃和遠見。但不可顯示出過分的驕傲,這樣容易引起評審老師的反感,面試時可能會苛刻些。
哈哈哈哈!
個人陳述的初版完成了!
各位,堅持!勝利就在眼前了!